自2014年1月实施改革以来,截至今年5月底,市场主体总量达221.68万户。
新设立市场主体111.6万户,其中企业39.25万户,月均新设数量比改革前增长50.14%
全面放宽市场准入条件:
落实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,推进“先照后证”改革,放宽住所(经营场所)登记条件。
对677项行政审批事项进行清理,公布215项后置审批事项目录,全市“先照后证”登记市场主体达27.23万户。
推进注册登记便利化:
全市已发放“一照一码”营业执照82.34万份;目前,企业设立登记当日办结率达69%,3个工作日办结率达100%。
完善市场主体退出机制:
全面推行个体工商户和企业简易注销改革,已有10.79万户个体工商户快速便捷退出市场。
本报讯(记者 郭晓静)记者日前从市工商局获悉,近年来,全市工商系统围绕简政放权深化商事制度改革。
持续激发市场活力和发展动力——自2014年1月28日我市实施商事制度改革以来。
全市新设立市场主体111.6万户,其中企业39.25万户,月均新设数量比改革前增长50.14%。
截至今年5月底,全市市场主体总量达到221.68万户,较改革前增长43.97%。
在梁平,“北漂”5年、有着丰富电子商务从业经验的徐菠,借着注册资本认缴制的政策东风几乎没花钱就成立了电商公司。
开始自己创业;在九龙坡,创业者刘心孝享受“先照后证”政策先拿到了营业执照。
马上就可以一边申办后置经营许可,一边进行店铺装修、人员招聘以及客户拓展,大大缩短了开业运营筹备时间。
徐菠和刘心孝都是我市商事制度改革的受益者。
为激发市场活力和动力,我市工商系统从全面放宽市场准入条件、
推进注册登记便利化、完善市场主体退出机制等三大方面采取措施,服务市场主体发展。